汽车金融押宝“定制+线上”

  • 汽车金融押宝“定制+线上”已关闭评论
  • 0 °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加紧汽车消费金融的业务布局,成为当前不少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关注重点。“五一”消费季前后,各地银行纷纷加码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汽车分期返券返现、加油返现、专场促销、定制分期产品等各种举措频出。

转自:中国经营网

汽车金融押宝“定制+线上”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加紧汽车消费金融的业务布局,成为当前不少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关注重点。“五一”消费季前后,各地银行纷纷加码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汽车分期返券返现、加油返现、专场促销、定制分期产品等各种举措频出。

银行业务人士认为,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强消费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汽车消费扶持,以刺激大宗消费;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仍处于弱恢复阶段,短期内消费信贷业务仍面临不小压力,汽车消费金融更容易做大信贷规模。不过,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银行越来越重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场景生态的构建,以提升细分客群的汽车消费金融服务能力。

服务定制化+渠道线上化

近日,中国银行与某车企联动,购车并成功办理该行汽车分期业务的客户,享受补贴300~1000元购物卡或油卡补贴。邮储银行在青海专场营销活动中,针对细分客群需求推出多款贴息及低息贷款产品。广发银行信用卡通过汽车消费分期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汽车购车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迭代升级,如今已和40多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并在数十个城市同时展开布局。

“之前我行成立了专门的汽车金融业务团队,今年团队规模要继续扩大,且年初以来针对不同细分客群的产品研发力度也明显加强,比如与车企合作推出针对企业员工的购车分期产品、针对特定款型新能源车购买客户的信贷及分期产品等细分产品,获客效果都不错。”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说。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今年以来,银行对汽车金融的业务布局力度加大,尤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了各种针对性强的汽车金融产品,如对于购车首付不足的年轻人推出的“首付贷”、对于企业团购车辆推出的“团购贷”等,服务定制化的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银行也重视与汽车厂商或经销商的深入合作。今年工商银行推出“直客式”汽车分期业务,与汽车经销商开展业务合作,为有购车意向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减少客户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环节。安光勇认为,银行与汽车厂商或经销商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提供汽车金融咨询服务、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等。

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也指出,随着政策鼓励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银行也逐渐意识到这一趋势。为了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金融服务需求,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专属金融服务,首付和利率等优惠力度相对越来越大。

此外,渠道线上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匹配新能源汽车线上直营售车模式,开发全线上、自动化贷款产品,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于4月宣布推出购车分期线上服务平台等。由曦指出,银行重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打造,部分银行通过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体验等方式,分别推出了商旅金融、个人汽车金融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金融产品,为各类客户提供更专业、便利化和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提升差异化破局能力

市场需求的回暖,成为银行零售业务增长的重要抓手。安光勇指出,近期政府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如免征购置税、免收过路费、免收停车费等,增加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同时经济逐渐复苏,消费信心增强,促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回暖,消费者对于购车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汽车金融一直是零售业务的重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分期和车贷产品;这几年分期和车贷竞争都白热化,渠道返点也多,对银行来说其实这块业务利润越来越薄。但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这块业务,主要是消费贷不好做,多做一些汽车消费贷,更容易上规模。”

全球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也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指出,2022年汽车市场进一步复苏,汽车消费快速反弹并带动全产业链的恢复。汽车金融客户因信贷资质较好、消费能力较强、资产潜力较高等特征,成为商业银行的重点争夺客户,而汽车金融业务也成为商业银行贯彻零售转型,落实综合金融、场景金融、科技金融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增长点。2022年,不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各地区的商业银行,均相继推出汽车金融产品,以低价、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吸引优质汽车金融客户。

不过,在加快定制化产品服务创新、拓展线上渠道等业务布局的同时,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罗兰贝格分析认为,我国汽车金融消费者正朝着客群更细分、用户更成熟、需求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行业依旧存在产品和服务两大方面的各项痛点,未来金融机构需要寻找相应破局之道。

罗兰贝格在《报告》中提出,相比传统的零售金融贷款,汽车金融业务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人、车、渠道、交易本身的各项风险把控以及在风险暴露后的缓释和处置能力;若涉及二手车业务,更是要求银行具备车辆残值评估和二手车车商欺诈风险防控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更增加了汽车产品价值和风险的评估复杂度。这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提出更高挑战。

上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表示,其实这几年银行一直在进行车贷业务的风控模型及数据库升级,尤其与经销商、车企的“直连”业务合作越来越深入,不仅是为了垂直场景的渠道获客,更是为了提升银行自身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的产品创设、权益配置、风险管控等专业化能力。

此外,《报告》还指出,如何实现消费场景触达和产品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也是当前银行发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两大挑战。

罗兰贝格分析认为,除了新车购买以外,消费者生命周期还存在保险、延保、维修、保养、二手车处置、增换购等汽车相关场景。银行对于这些场景的触达,需要投入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进行开拓,以此构建消费金融生态;随着市场的发展,银行和其他汽车金融机构竞争的低成本核心优势趋弱,部分银行不得不通过加大佣金投入换取市场份额。

在由曦看来,加速数字化平台建设、提高细分市场的差异化服务能力是当前银行拓展场景生态布局、提升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由曦认为,下一步,银行需要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聚焦细分市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务。